页面
配色
辅助线
重置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政府信息公开专栏 > 法定主动公开内容 > 规划信息 > 中长期规划

广西“四五”计划

2014-07-10 15:52     来源: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    作者: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
分享 微信
头条
微博 空间 qq
【字体: 打印


  计划的编制

  1968年8月,自治区计委被撤销,计划的编制工作由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负责。1969年11月编制《广西第四个五年林业发展初步规划》、《广西“四五”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发展规划》、《广西“四五”造船工业规划(草案)》、 《广西轻工业“四五”设想(草案)》,分别上报国家计委、林业部、建材工业部等。 1970年4月12日,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全自治区计划会议,贯彻全国计划会议精神,学习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,开展大批判,并研究“四五”计划的任务和指标。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编制了《广西“四五”规划初步设想的汇报材料(草案)》。

  广西“四五”计划的方针任务是: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“备战、备荒、为人民”的战略思想,以两个阶级、两条道路、两条路线斗争为纲,全面执行“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”和“以农业为基础、工业为主导”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,发扬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,加强桂西北三线建设;大力发展农业,加强农业机械化进程,建立巩固的农业基础;狠抓钢、铁、煤、电等基础工业,提高机械制造能力和配套水平,积极发展轻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,建立“小而全”的工业体系,打下工业省(区)的基础。主要规划设想是:

  (一)农业

  贯彻“以粮为纲,全面发展”的方针,深入开展“农业学大寨”的群众运动。  “四五”期间,实现粮食跨“纲要”,计划1975年粮食产量250亿斤至257亿斤,油料450万吨,黄红麻140万担,烤烟112万担至140万担,蚕茧12.2万担,木薯蚕茧4万担,养猪3000万头,牛马480万头,造林5年共2000万亩,封山育林4000万亩,橡胶种植100万亩,水产品20万吨。为了实现上述目标,要求把“农业学大寨”的群众运动推向新高潮,“抓革命,促生产”。具体的方针是: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”,要求狠抓农田水利建设,贯彻小型为主、配套为主、当年受益为主、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,因地制宜,大搞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的群众运动;“肥料是植物的粮食”,每县建一个小氮肥厂;“农业出路在于机械化”,“四五”末期要求机械化程度达50%。

  (二)工业

  计划总产值1975年达80亿元,5年平均递增27.2%主要任务:一是大力支援农业,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. 二是建立“小而全”的工业体系,打下“工业省(区)”的基础。三是狠抓钢、铁、电、矿山等基础工业的发展,做到主要原料立足于自治区内。四是积极发展轻纺工业,尽快实现自治区内自给。建设重点是钢铁、煤、电、矿山、交通、小化肥设备等,重点是三线地区。

  1975年主要工业项目及产品产量:生铁150万吨,钢锭100万吨,钢材80万吨,铁矿400万吨;钢铁工业重点建设柳州钢铁厂和宜山中薄板厂;各种有色金属19.4万吨。电力工业,建设实行“水主火辅,大中小并举,多搞中小”的方针,重点在桂西北三线地区,计划建龙江梯级水电站、融江梯级水电站各4个,右江上游弄瓦水电站、普合水电站、百林水电站、合面狮水电站、龙滩水电站,还有白水脚、长塘、昭平、泗水、驮芦等中小型水电站,以及桂林、田东火电厂;发电量计划1975年达85亿千瓦时。机械工业计划32万吨。石油工业新建桂北炼油厂。化学工业,从备战、支农出发,大力发展化肥、农药,支援农业生产,建小化肥厂设备70套,续建河池氮肥厂,新建田东氮肥厂,1975年氮肥总产量200万吨,计划建成柳城磷肥厂,利用大厂冶炼厂回收硫酸建普钙厂,1975年计划产磷肥140万吨,农药3.5万吨;基本化学原料,1975年烧碱9万吨,纯碱7万吨,续建桂林大风山化工厂,扩建南宁化工厂、柳州化肥厂,并在桂西北地区新建氨碱厂、电石化工厂、石油化工厂、各专区建小酸碱厂,续建宜山氮肥厂甲醛、浓硝车间,建梯恩梯、浓硫酸、工程塑料、溶剂等工厂;橡胶,主要扩建桂林轮胎厂;医药,扩建桂林第三药厂、百色、河池地区各发展1个药厂。建材工业,计划1975年水泥产量300万吨,主要项目有新建桂林地区水泥厂,新建、扩建8万吨水泥厂设备20套;建设宜山玻璃钢厂,南宁平板玻璃厂。轻纺工业,“四五”期间争取做到主要轻纺工业品区内自给,化纤发展3万吨至4万吨,主要续建2000吨富强纤维厂2个,新建年产5000吨和1万吨维尼轮厂1个,纺锭发展到36万锭,生产棉布3亿2千万米。糖产量1975年计划达40万吨至50万吨,造纸12万吨,日用玻璃4万吨,灯泡4000万只,卷烟30万箱。煤炭工业,1975年计划产量1200万吨,“四五”期间重点建设红山、罗城、合山煤矿。

  (三)交通运输

  1975年,根据工农业发展规划初步匡算,货运量增加到5290万吨,交通建设主要是疏浚、整治和开发红水河、融江、桂江、郁江、平陆运河等5条干流航道,建设好桂林至龙邦、来宾至天峨、南丹至田林3条公路,修筑南宁至防城、南宁经百色至云南、鹿寨至广东韶关3条铁路,把防城港建成能进出万吨轮船的港口。


  计划的执行

  1971年,工农业总产值和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幅度较大,但经济效益较差。主要问题是产品成本增高,亏损增加,设备失修,事故增多,质量下降。交通运输、电力、设备、原材料供应全面紧张。柳州钢铁厂和南宁绢纺厂扩建工程,土建部分已完工,因设备未到,不能投产;东风冶炼厂(后改河池钢厂)原已在三线靠山,还要求4个车间进洞,施工遇到困难后,又把一些车间搬出洞外。

  1972年,广西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“三个突破”,即职工人数、工资支出和粮食销量突破了原来计划,固定职工比上年增加18万人,是除1958年以外增加最多的一年。

  1973年,施工的大中型项目共30个,全部和部分建成的有融水、藤县、平果、靖西、环江、浦北等县(自治县)的3000吨氮肥厂12个;进行新的社教运动,批判资本主义倾向,城乡一起配合,把家庭副业和一些必要的协作当作资本主义倾向来批判。

  1974年,工宣队、军宣队进入学校,参加斗批改,贫下中农管理学校,工农兵上大学;继续“农业学大寨”运动,开始建设“大寨县”,农田基本建设搞常年施工队和群众性突击相结合;工业“以钢为纲”,开展“工业学大庆”运动;动员组织各行各业从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支援农业机械化,支援农业生产。有些经济领导机关和企业的负责人受到批判,不能正常领导和组织生产,企业单位的一些人还提出“不做定额的奴隶”、“不做制度的奴隶”、反对“管、卡、压”、不为“错误的路线生产”等口号,使不少的企业领导不敢抓生产;铁路、港口运输堵塞,影响自治区外物资调进。1974年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有:田东火电厂、合山火电厂三号机组、拉浪水电站、柳江纸厂等。1974年,国民经济虽有较大的发展,但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。

  1975年,全自治区办起176所“七.二一”大学,从工农兵中选拔7000多人进入本区的高等学校,有20多万名乡村卫生员,已有31.4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。开展“批资批修总体战”,进一步推行“左”的经济政策,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全面下降。

  1975年基本建设集中力量保证重点,由自治区建委直接组织的有柳州钢铁厂、河池钢铁厂(原东风冶炼厂)、河池氮肥厂、柳城磷肥厂、柳州拖拉机厂、宜山维尼纶厂、柳江纸厂,由各主管局和地、市分级负责的有南宁手扶拖拉机厂、合山火电厂、西津水电站、防城港、大厂锡矿和一批糖厂、小化肥厂等。施工的大中型项目44个,全部和部分建成投产的有18项。建成的主要项目是:浦北、宁明、大新、武鸣等4个日处理甘蔗500吨的糖厂,西津水电站3号机组,柳州拖拉机厂,以及永福、钟山、宾阳、灵山、恭城、平乐7个县的氮肥厂。原计划中的许多项目不能实现。

  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(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)94.75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“四五”平均每年增长10.9%,其中农业总产值44.43亿元,工业总产值50.32亿元,粮食总产量225.37亿斤,钢12.89万吨,机制糖15.2万吨,卷烟20.68万箱。5年共新建糖厂27间,扩建10间,5年基建总投资32.86亿元,比“三五”计划时期增加13.44亿元。

  “四五”期间,广西经济建设虽然取得较大进展,但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,一系列“左”的政策和错误,阶级斗争扩大化,搞“穷过渡”,片面实行“以粮为纲”、“以钢为纲”,有些企业建成后不能正常生产发挥效益,化肥、钢铁、煤炭等行业长期亏损,职工和农民收入增长不多,城镇待业人员大量增加,农副产品和日用消费品供应不足,住房紧张等,给后来的经济发展留下不少“包袱”和负担。

文件下载:

关联文件: